有多少学生因基于“国籍”而刻意追求英语口音而耽误了时间?
过去,学习英语时最伤害你信心的事情是什么?
因为老师说你的英语有“中国味”
很多朋友小时候学习英语时候,都有过被老师强迫学习英式或美式口音的经历,这着实挫伤了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口音”从何而来呢?怎么就成了老师坚持推荐、要求学生执行的“圣旨”呢?为何最近遭到各大专家的批评并引发广泛讨论?在英语“口音”的发展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51君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彻底了解“口音”的前世今生。
1、上个世纪口音的英语,英国用“口音”来划分阶级。
在20世纪20年代和1930年代,英国口音被誉为“世界上最性感的口音”。带有所谓“英国口音”的人处于蔑视链的顶端,可以鄙视所有其他口音,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将澳大利亚英语描述为:“历史上最残酷地被滥用的英语”。看来总理当时对澳大利亚口音相当反感。
年轻的温斯顿·丘吉尔
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中也有这样一个场景:赫本饰演的花童伊丽莎说话带着难听的伦敦郊区口音。经过与男主角半年的训练,赫本饰演的伊丽莎果然改变了原来的发音,学会了伦敦上流社会普遍认可的“女王”的发音,并能够顺利通过女王的面试。从当时的电影中可以看出,即使在伦敦口音的英语英语,口音也是被鄙视的。的。
就连当时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在登上首相宝座之前,也聘请了播音员和声乐教授来“彻底”纠正自己的发音。后来,正是她迷人的“声音形象”获得了更多选民的青睐,从而帮助她赢得了更多有价值的选票。
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学生因基于“国籍”而刻意追求英语口音而耽误了时间?,口音甚至可以决定你所在的班级。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很多老师都争先恐后地让学生学习所谓的英国口音。其实也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从当时的角度来看,51 Jun认为这并非不可能。事情要明白,但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的规则。
2、2000年后,“女王口音”在英国基本消失,口音与社会地位的联系也瓦解了。
51 你曾经听一些老一辈去英国留学的前辈说,其实2002年左右,如果你走在英国伦敦的大街上,你几乎听不到英国人所谓的“正确口音”。 BBC 广播电台播音员。 “圆”的发音是大家小时候在《新概念英语》中听到的听力发音。
细心的朋友甚至可能会发现学英语,电影中连女王口音都不再是选择了。按理说,最高端的口音应该是英国国王或王后的口音。
51君认为,看贵族做事,要看细节。 2002年口音的英语,女王举行50周年庆典时,两名澳大利亚教授对女王50年来的圣诞致辞进行了语音研究,发现她的口音有明显的平民倾向。 ,英国媒体大肆炒作。
6月51日想说的是,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身份和背景、社会阶层清晰的国家。女王主动改变口音无异于打破阶级壁垒。
随着全球化和人才导向型社会的发展,口音与社会地位之间不可避免的联系开始瓦解。事实上,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BBC 荧幕上的口音盛行,“女王口音”已不再是常态。这是一种奖励,甚至是选择的障碍。
3.英语的口音和发音其实有根本的不同。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语没有所谓的标准发音,口音对英语学习没有影响。中科院前段时间发布的《2021年中国K12在线英语发展蓝皮书》中,对口音和发音彻底划清了界限口音的英语,很多人终于认识到自己一直追求的所谓“口音”多年来一直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学习英语方法。
口音是成长环境造就的,发音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英国利兹大学教育学院前国际教育负责人马丁·韦德尔博士在中科院《2021年中国K12在线英语发展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
“有些家长似乎不清楚发音和口音之间的区别。发音是指知道哪些声音有意义以及如何使用(移动)嘴、舌头和嘴唇来发出这些声音。口音涉及生活在不同地方(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母语英语教师遵循相同的英语发音规则,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口音会有所不同。如果在线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发音,就不会妨碍他们但与其他说英语人交流时仍然带有中国口音”。
达特茅斯学院语言学专家 Roberto Rey Agudo 在语言研究中也表示:
“其实每个人都有口音!根本不存在没有口音的说话,你不能这样做。”
在英国英语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口音歧视”完全是一种危害社会的社会偏见。相反,中国很多老师都会纠正学生英语的所谓“中国口音”,甚至一些教育机构也表示,让孩子学习所谓的英美口音和口音是可笑的,完全没有必要。歧视美国教师以外外教的口音。
4、说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不会影响你的未来,反而会给你提供机会。
51 Jun发现,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英语国家正在发生一些非常有趣的变化。例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曾发表题为《BBC将不再雇用带有高音口音的演讲者》的文章。文章引用了BBC Radio 4 57 Words 2019年前播音员夏洛特·格林的话:
BBC已经告别了女王口音的时代。接受的英语(没有口音和方言的英语)正在萎缩。 BBC 越来越不愿意雇用像我这样说话的人。 ”
要知道,夏洛特·格林曾被认为是“英国广播电台最具魅力的女声”。
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哈里·沃洛普说了一句让6月51日觉得很有趣的话:
“几十年前,‘贵族口音’是被模仿的对象,但现在趋势已经逆转。当你听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和哈里王子说话时,明显有一种故意混合的东伦敦口音(传统上被认为是BBC 目前聘用的大多数主播都讲当地方言,著名新闻主播之一休·爱德华兹 (Huw Edwards) 的口音就是“工人阶级”口音。有威尔士口音。”
看来英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时候到了。如今,英国5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知道口音有高端和低端之分。他们不关心口音的质量。相反,他们太守旧了。过于专业的所谓“女王口音”被英国自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渣滓。随着它的日益衰落,我们个别机构和教师对口音的坚持显得与时俱进,而非出于低俗趣味。
51 Jun想告诉广大正在学英语朋友和准备给孩子学口语家长,说英语有中国口音也没关系。不必急于纠正,只要发音标准即可。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不仅不会影响在家工作和学习。目前情况下,甚至不会影响在英国、美国的海外工作和生活。 “中国口音不仅不会影响你的未来,甚至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惊喜。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