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校长谈单科性大学如何推进双一流?有哪些关键要点?
北外校长:单科性大学如何推进“双一流”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国家政务院公布《整体协调世界级大学和世界级学科发展蓝图,清楚表明“打造世界级大学和世界级学科,是上级机关和政府机构制定的重大策略安排,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进步程度、加强国家综合实力、构建永续发展根基,具备非常关键的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单科性院校,依据《总体方案》,该校明确了打造一流特色大学的目标,同时也为发展一流外语学科提供了指引。
单一学科是特色也是瓶颈
依据2016年3月22日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三个学科位列全球前300名。具体来看学英语,语言学排位在51至100名之间,现代语言同样位于51至100名区间,英语语言文学则排在201至250名段位。这三个学科囊括了北外所有的外语专业领域,表明该校的外语学科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范畴。
有人说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在外交领域,对国家进步贡献巨大,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不过现实显示,虽然专注单一语言学科是这所大学的特点,但也成了它未来发展的主要障碍。
根据全球外语学科发展动向,该学科已超越传统语文学范畴,演变为涵盖文学、语言学、翻译及国别区域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并且体现出显著的跨学科属性。在众多分支中,国别区域研究尤其需要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坚实支持。北外是国内外语高等院校的领先者,需要借助全面改革,促进外语学科与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联合北外教务处官网,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全方位合作,力求实现学科结构的创新,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幅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换言之英语培训,北外要打造成为具有外语优势的多学科大学,外语是学校的核心特色,但并非唯一特色。
北外在学科规划与学科发展方面,将着力构建三大学科板块,力争使外国语言文学板块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并集中资源发展“外国语言文学”“多语教育科学”“区域与全球发展”以及“比较文明”等学科板块;同时致力于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显著优势的非通用语种学科板块,确保覆盖所有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并着重研究应用型高级翻译、非通用语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此外将增强非外语学科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号召力,稳步推进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国际传播学、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亚非地区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等八个新型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进程。
自去年起,北京外国语大学相继设立了许国璋语言高级研究院、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级研究院、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级研究院,以及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级研究院。这四个高级研究院致力于构建跨院系合作的研究体系,促进同一领域不同院系学者的互动与协作,同时增进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与联合。
北外若要达成上述学科发展愿景,就必须开展跨学院间的联合攻关,依托学科群和高等研究院这两个核心载体,同时确保研究成果兼具水准与全球视野,这样才有可能建设成一所个性突出的综合性顶尖学府,最终发展成为融合中国特质的世界一流外语类高等院校。
完善人才招录和培养体系
达成教育机构育人宗旨,必须不断优化招生宣传途径和录取流程,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健全人才甄选体系。
招生事务对机构的前进影响显著。倘若某所院校无法招徕各处顶尖的高中学子,亦无法吸引技艺精湛的教员,便难以跻身顶尖学府行列。招生事务并非一时性工作,而是每日持续进行的持续性事务。如今,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许多高校招生部门不仅在招生期间进行推广,在非招生时段也运用多种手段到各地开展活动,介绍学校特色、学科设置、国际交流等事项。部分高校还将宣传部门、招生部门、本科生试点学院整合,共同探讨发展蓝图。
招生事务、本科教育以及国际交流的程度互相促进,关系极为紧密。多年来,北外招收到的是全国最出色的学子,这既得益于学校拥有精良的师资队伍,也仰仗于海外顶尖高校对学校的鼎力相助。那么怎样进一步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就是一个关键途径。学校内部已经开展合作项目,国际关系学院与法语系合作开设本科专业,共同培养学生,这些学生将获得去法国东方语言大学深造的机会,商学院也增设了法语课程、西班牙语课程等,英语专业的学生则有机会到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进行交流学习英语,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有效举措。
其次需要规划明确的人才培养轨迹。所有学生无论主修方向如何,都必须修读通识教育科目,这些科目包含国家设定的必修部分和可供选择的部分。完成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能够钻研自己的专业领域,并且有机会利用专业方向课或者任意选修课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从而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轨迹,培养成为多面手、多语种专才或者两者兼备的人才北外教务处官网,毕业之后可以立刻进入职场,从事翻译、外交、会计、法律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作;或者选择继续学习北外教务处官网,成为学术研究型人才,在文学、语言学、国际区域研究、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等众多学科领域进行探索。
学校需要加强英语教育。北外的出色教学理念如何通过本科课程安排展现出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北外的所有学生都能用英语进行学习。尤其对于学习小语种的学生北外教务处官网,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尽量修读第二学位。
去岁,北外教务部门构建了彰显语言类院校特点的通识课程体系。2016年培养蓝图里,该课程架构囊括了六个主要板块,分别是“过往、思辨及多元文明”“文墨、雅艺与文明探析”“社会观照及地域探求”“言说、传译与跨域沟通”“科技演进与社会进步”“身心调适与个人成长”,这些板块映射了高校最新的学科规划,着重突显了语言类院校的特色。
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北外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责任,借助多种途径,比如多语言推广、孔子学院以及合作办学等,让中华文化影响全球。学校推行通识教育,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分析判断力,培养出精通外语、富有见解、学识渊博且能力全面的人才,以便他们能够胜任连接中外文化的使命。
四月份第九日,学校新设了北外学院以及国际组织学院,旨在培养能够沟通中外文化的杰出人才,北外学院参照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命名方式,直接以大学名称来命名本科教育机构,致力于在国内建立最出色的外语专业本科教育体系北外是培养人才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探索基地北外校长谈单科性大学如何推进双一流?有哪些关键要点?,将消除院系、专业间的隔阂,调整本科教育运行方式,对内部进行小范围尝试,推行包括单独招生考核、彻底学分管理、自由选择课程办法、灵活调控办法等育人观念与举措,打造专属的本科人才培养架构。
当前,怎样有效运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加入国际人才培育项目,研究并建立一套属于中国外语院校的独特国际人才培养路径。国际组织学院的建立,正是在国家大力培养和推荐国际人才的大环境下,北外主动响应国家全球布局的关键行动,也是北外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实践。北外计划把国际组织学院建设成为专门从事国际组织学科发展,培养国际组织专业人才,开展国际组织学术探讨,以及实施国际组织人才教育和输出功能的专门机构。
逐步拓展跨国协作,首先借助孔子学院这个渠道,促进北外在专业构建、人才培育、科研探索、资源互通等领域与顶尖大学进行深度互动和联合。其次,促使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非语言类院系,与一流学府建立稳固联系,实施持久合作,助力学科发展持续进步。
(作者彭龙,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