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妈论英语学习68:孩子究竟要不要学音标?
浏览了北外李晨老师在微信上发布的文章,内容涉及孩子是否应该学习音标。阅读完毕后,我发现他并未提供明确的结论。
实际上,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十多年前课标修订和教材重编之时便已出现。然而,关于是否学习音标的争议始终停留在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状态,学术界从未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的广泛讨论。尤其是:学习音标可能带来哪些弊端?不学习音标又会遭遇哪些不利?这两种弊端哪个更为严重?不学习音标的替代方案是什么?这样的方案在中国是否可行?诸多核心问题无人能明说,大家都只是绕弯子。
我国学术界普遍缺乏辩论氛围,学者们普遍秉持着中庸之道,追求一团和气:即便对方观点正确,也往往表示赞同,不愿深入探讨。因此,许多问题往往停留在模糊不清、难以明辨的状态。
在理论认识上模糊不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自然缺乏有效的指导。面对这种情况,培训机构只能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训,选择“一二年级学习自然拼读,四年级再学习音标”的“兼顾两者”的教学方式,这无疑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
关于这个问题壮妈论英语学习68:孩子究竟要不要学音标?,我的观点是:
学习音标与否,取决于你选择的学习方法。若你打算采用类似于母语的“母语法”或与之相近的“二语法”进行学习,那么音标并非必需,自然拼读的学习将更为适合。然而,如果你倾向于传统的“外语法”学习方式,查阅字典时音标则是不可或缺的。
学习音标是有条件的,这需要依托于大量的音频资料,使得孩子的听力词汇量接近母语者的水平,亦或是借助电子词典等工具,确保所有新词汇都能找到相应的音频资料。
壮壮的儿子并未学习音标,他通过“母语法”来学习英语。在掌握读写技能之前,他的听说能力已经相当出色。特别是在听力方面,他的水平甚至超过了“阅读”两个年级,听力词汇量远超他能识别的视觉词汇,多出几千个词。换句话说,他“认识单词”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听力词汇转化为阅读词汇。单词的发音与含义早已储存在他的脑海中,他所需要做的便是将发音与单词的书写形式(即拼写)相联系,这一过程依赖于自然拼读法的知识。
壮壮这类学习英语的孩子们通常不必花费精力去攻克生词的发音难题。他们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使得生词的“发音”比“拼写”更早地印在了脑海中。此外,他们自幼年起便积累了丰富的听力经验,耳朵对语音的感知极为敏锐。即便偶尔遇到不熟悉的生词,心中无概念,也能迅速拿起手机查阅电子词典,聆听单词的音频,从而实现“一听便懂”、“过目难忘”。而且,他们不会像许多中国成年人那样,频繁犯下单词重音错误。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孩子,在单词发音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正值语言敏感期,通过直接模仿声音的方法学习英语,其发音甚至比成年人更为地道。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普遍能够对大人的发音提出质疑,甚至帮助大人纠正发音。可以说,他们轻松自如地掌握了语音技巧。
孩子们在学习语音方面往往占有先天的优势,这样的学习方法既简便又高效,然而,在我国,这种方法却鲜少有人采用。
我国规定英语课程需开设至三年级,即儿童八岁时。然而,此时儿童的语音模仿及抵御母语干扰的能力相较于七岁前有所下降。在七岁之前学英语,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学会不带口音的外语,但到了八岁之后,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而到了十二岁之后,学习外语基本上就不再有效了。
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标准偏低、教学水平不高、教师发音存在误差、广泛听力训练严重不足等问题叠加,导致孩子们所接触到的语音输入既数量稀少,质量也相对较低。
学自然拼读是有条件的,而且它的条件是很高的。
对于我国众多英语学习者来说,推崇不学习音标而采用自然拼读法,似乎就如同皇帝对挨饿的百姓说:“为何不食用肉粥”一般。
缺乏听力基础的孩子即便正确发音了规则单词,却无法理解其含义,因而无法进行阅读;面对不规则单词自然拼读和音标哪个更适合孩子,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发音;对于双音节词汇,他们难以确定其重音所在;听力不佳的孩子仅凭听力来记忆发音存在一定难度。最终,学习音标成为必要之举。
师训 | 孩子要不要学音标?
李晨老师指出:在昨日发布的师训《北外李晨老师谈3-4岁孩子家庭英语阅读的三个着眼点》中,很快便有同仁和家长咨询是否需要学习音标。考虑到后台关于此问题的咨询量相当大,我已整理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现供大家参考。
曹文教授在其著作《英语,孩子这样学!》的第74至75页上,明确提出了学习音标可能导致的认知负担问题。他指出,对孩子后续英语学习真正产生影响的,并非仅仅是单个音素,而是“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技能,以及对于超音段发音的认知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曹教授还拥有一个名为“北外曹文”的微信公众号。曹老师的文笔很值得一读。
陈力老师曾就音标教学进行过深入探讨,这一论述发表在《基础英语教育》杂志的2008年第10期上。文章中,陈老师并未纠结于是否应该教授音标,而是聚焦于音标教学的实际操作方法。由于涉及版权问题,有兴趣的教师可以自行查阅相关内容,该文可通过中国知网获取。陈老师强调,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音标教学,都带有主观色彩,且通常缺乏充分的证据来证明音标教学对儿童语音学习存在不利影响。
鲁子问教授长期坚持写作,其在新浪微博上对这一问题也有独到见解,这些内容已被我整理并附于文章末尾,以供读者参考。此外,鲁老师还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名为“鲁子问”,每日发布一条学术资讯英语,非常适合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同仁阅读。
阅读完这三篇文章,我发现曹文、陈力和鲁子问老师在这一点上持有相同观点。为了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我在文章结尾处附上了本公众号的相关背景阅读材料,希望这能帮助解决一些同行们的疑问。
最后,还需一提的是,连云港师专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韦汇余老师正在进行一项研究,该研究聚焦于音标教学领域。目前,这一课题尚在推进之中,我们共同期待韦老师的研究成果揭晓。
曹文教授谈孩子要不要学音标?
学习英语需遵循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然而,对于孩子们应该掌握哪些具体内容,我们却感到困惑。诸如词汇、音标、翻译和语法等,这些内容对我们来说如同珍宝,毕竟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学习的。然而,我们真的学好了吗?要彻底摒弃这些根深蒂固的英语观念并非易事,但其背后的道理却相当简单。
音标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学习英语的不可或缺的第二门课程(首要是26个字母),因此对它的深厚情感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常常觉得,若不掌握音标,便无法流利地讲英语。
这种学习方式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首先,我们通常在初中甚至大学阶段才开始学习英语,那时已经错过了以听力和口语作为语言学习起点的阶段,我们的辨音和模仿能力都不及儿童;其次,当时的英语音频资料十分稀缺,我们无法听到纯正的英语发音,只能通过阅读来学习;最后,我们并未掌握英语学习的正确理念和规律,常常照搬汉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英语。
在学习英语发音的过程中,孩子同时接触音标,这实际上意味着他们需要掌握两套知识体系,并且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读出单词,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认知负担。英语由26个字母构成,一旦听懂了发音,就能将其书写出来,无需依赖其他工具。尽管如此,英语中某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存在多种发音方式英语培训,甚至有些发音缺乏规律性,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相对复杂。所以,比音标更重要的是拼读。
英语发音的悦耳程度并非取决于个别音节的准确度,即便某些音节发音稍有偏差,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练习自然拼读和音标哪个更适合孩子,这些错误是可以纠正的,而且通常不会对沟通造成太大影响。学龄前儿童在发音上常会遇到类似问题,例如对/θ/音的掌握不够精准。然而,这种状况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逐步得到改善。
我们真正需要重视的是语调,亦即节奏与韵律(包括重音、连读、弱读、停顿等因素),在发音时需避免带入汉语的发音特点或地域口音。英语是一种以重音来分配时间的语言,其音节的时间分配是不均衡的。相对而言,汉语则是以音节来分配时间的语言,各个音节的时间分配是均等的。若按照汉语的发音方式去说英语,即便每个音节都准确无误,听上去仍会显得相当不自然。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辨别音节以准确发音的技能,同时让他们通过书写来理解发音的规则。此外,我们应着重观察孩子对完整句子的模仿,一旦他们掌握了英语的韵律自然拼读和音标哪个更适合孩子,即使个别音节发音不够准确,也不会对整体英语语感造成影响。
鲁子问教授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教师间流行一种观点,即新课标是反对教授音标的。然而,这实际上是对课程标准的误解,是对其进行的错误指责。英语课程设定了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换句话说,课程标准是赞同那些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的。
音标教学能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技能呢?当然可以!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或许会提问:如何评估我的音标教学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我们需精确领会音标教学的根本宗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标的概念,接着讨论为何需要教授音标,最后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音标教学,这样一来,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音标究竟是什么?它并非英语所固有,而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音标是语言研究者为了准确记录各种语言的发音,所设计并使用的一种特殊符号体系。
为何需要学习呢?这是因为英语教育专家指出,这种注音体系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单词的发音,并且能够有效记忆单词的书写形式。
因此,音标教学的目标在于:指导学习者掌握利用音标准确拼读单词,同时辅助他们有效记忆英语词汇。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应该这样开展音标教学活动:
1、根据说的需要,培养学生通过音标读出单词读音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音标教学并非创新性的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初中阶段完成音标的系统学习。高中音标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口语需求查阅英语词典,进而掌握单词的正确拼读技巧。
依据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罗列出所需使用的词汇。对于学生尚不熟悉的单词,我们将标注其发音。随后,根据实际口语表达的需求,将单词与发音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音标学习。
在进行关于全球变暖的口头辩论时,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引用一系列核心术语,诸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等概念。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词汇,我们可以指导他们查阅英语词典,并教授他们如何根据音标正确拼读该单词。
为了满足记忆单词的需求,我们需训练学生掌握利用音标来记忆英语单词拼写技巧的能力。
音标是用于记录语音的工具,尽管英语单词的书写形式与音标并不完全一致,然而,普遍适用的规则还是普遍存在的。借助音标,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那些遵循拼写规则的词汇。
我们可指导全班同学各自列出自己能够毫不犹豫地拼写的300个英语单词,接着,从这些单词中挑选出大多数同学,或者大家普遍都能轻松拼写的100个(或200个)英语单词。
老师依据这些词汇,提炼出了英语词汇拼写与发音的规律,并指导学生牢固掌握这些规律。当学生遇到记忆难题时,老师能够运用这些词汇创作出极其简单的英语韵文和儿歌,例如“A fat black cat sat on the mat.”这样的例子。
借助这些已经非常熟悉的单词的发音规则自然拼读和音标哪个更适合孩子,可以辅助自己通过音标来记忆新的词汇。例如,之前的歌谣曾帮助自己记住satellite和satisfaction等单词。
当然,这一系统学习音标的方法也可以在初中进行。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